一九九七年一月六日
立法局財經事務委員會
會議文件
日轉期匯及香港外匯市場
日後的發展



引言

在香港,外匯買賣主要是由認可機構在銀行同業貨幣市場進
行。在零售市場上,進行外匯買賣的認可機構由香港金融管
理局(金管局)負責規管,而其他交易商則由證券及期貨事務
監察委員會(證監會)所規管。

銀行同業市場

2.香港現在是世上第五大外匯買賣中心;於一九九二年至一
九九五年期間,亞洲三個金融中心(東京、新加坡和香港)之
中,香港是增長最快的一個。金管局已建議設立一套正式的
貨幣經紀發牌制度。這制度將有助確保經紀行事持正,進行
公平的交易;對一個有秩序和具效率的銀行同業外匯和貨幣
市場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金管局已裝備一份題為「外匯市
場日後的發展」的文件(見附錄甲),介紹有關詳情。

槓桿式外匯買賣

3.鑑於涉及外匯買賣的欺詐和舞弊行為猖獗,政府於一九九
四年九月制定槓桿式外匯買賣條例,以規管本港的槓桿式外
匯買賣活動。負責執行規管工作的證監會,已根據以往實行
這規管制度的經驗,就規管架構進行檢討。證監會於一九九
六年八月發表一份諮詢文件,詳列檢討結果,並就改善現行
規管架構提出建議。證監會將於日內徵詢證券及期貨事務監
察諮詢委員會的意見。由證監會製備的「香港日轉期匯市場
發展路向」載於附錄乙。

日轉期匯

4.香港期貨交易所(期交所)於一九九五年十一月推出一種名為
日轉期匯的外匯期貨產品,以期締造透明度更高、結構更完
善及監管更嚴密的外匯市場。日轉期匯是本港第一種在期交
所買賣的外匯期貨產品,其用戶從小額投資散戶至機構投資
者都有。期交所已製備一份題為「日轉期匯市場回顧」的文
件(見附錄丙),介紹有關日轉期匯的詳情。

財經事務科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三十日

立法局財經事務委員會外匯市場日後的
發展

市場規模及增長

  • 根據國際結算銀行一九九五年四月進行的全球外匯市場
    調查,在世界各大外匯買賣中心之中,香港的位置已由
    一九九二年的第六位躍升至第五位。一九九五年四月,
    本港的每日平均外匯成交額(包括現貨外匯、期匯、期
    權和期貨買賣)為910億美元,較一九九二年上升49%。

  • 在亞洲時區內,就實際買賣總額而言,香港的排名僅次
    於日本和新加坡。日本憑其規模龐大的經濟體系,在區
    內佔領導位置。至於新加坡,則一直有賴在鄰近地區如
    汶萊和東南亞國家聯盟的其他國家所進行的活躍外匯買
    賣活動而獲益。香港一直保持競爭能力,而實際上,香
    港的競爭能力正日漸提高。一九九二年至一九九五年期
    間,亞洲三個金融中心之中,香港是增長最快的一個(香
    港的增長率為49%;新加坡為43%,而日本則為34%)。

近期趨勢

  • 外匯市場架構看來正朝着下列方向發展:

    1. 近年來,在各主要金融中心,現貨外匯買賣的增
      長已經放緩,而此類買賣的邊際利潤看來亦已收
      窄。導致此現象的部分原因,是買賣雙方可直接
      利用電子經紀系統進行交易,減少對不同層面金
      融中介機構服務的需要。另外,外匯交易當中,
      愈來愈大部分與期匯交易有關,這主要是由於利
      用貨幣掉期交易進行集資或對冲買賣的現象日益
      普遍。一九九二年至一九九五年期間,香港的期
      匯交易錄得93%的驕人增長,遠較新加坡的增幅(
      69.4%)為大;

    2. 儘管美元與其他主要國際貨幣如日圓、德國馬克
      和英鎊的買賣在外匯市場上仍佔大比例,然而,
      若干其他地區貨幣的買賣亦逐漸增加。香港必須
      作好準備,把握此等商業機會;及

    3. 外匯買賣一向透過傳統經紀進行,但目前電子經
      紀系統已建立相當地位。假以時日,外匯的買賣
      方式將有技術上的轉變,而現貨交易方面的改變
      將尤為明顯。

前景

  • 由於香港在所處時區內位置優越,以及區內經濟體蓬勃
    發展,香港外匯市場的發展前景一片光明。

  • 香港是通往中國大陸最方便的門戶,此得天獨厚的地理
    位置,使香港金融服務業日後的增長潛力,無可限量。
    長遠來說,當中國大陸放寬對資本流動的管制及人民幣
    可自由兌換時,香港將具有深厚潛力,發展為世界上主
    要的人民幣買賣中心。
  • 在監管措施方面,香港金融管理局正建議設立一套正式
    的貨幣經紀發牌制度。這制度將有助確保經紀行事持正
    ,進行公平的交易;對一個有秩序和具效率的銀行同業
    外匯和貨幣市場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主要發牌準則包
    括公司的管理人員必須稱職、公司的財政狀況穩健、經
    營手法審慎,以及設有有效的會計和監管系統。

    就香港日轉期匯市場發展路向提供予
    立法局財經事務小組參考的討論文件

    1.日轉期匯合約在香港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
    (“期交所”)的買賣活動

    1.1交易系統

    經過約8個月的籌備工作後,期交所於1995年11月推出日轉期
    匯合約。為配合日轉期匯合約的推出,期交所引進一個新的自
    動交易系統。該系統由瑞典的OM國際開發,為期交所開拓了
    一個新局面。

    1.2 結算

    日轉期匯合約以美元定價及結算,特點是合約沒有到期日(換
    句話說,合約每日掉期,直至在市場平倉為止)。

    1.3 交易時間

    日轉期匯市場每天運作19至20小時,交易時間橫跨東京、倫敦
    及紐約的開市時間,基本上是模擬場外交易外匯現貨市場,但
    日轉期匯市場的買賣,卻是透過自動交易系統進行。市場由註
    冊莊家組成,他們能持續提供雙邊確實報價,確保市場有足夠
    流通量。

    1.4 風險管理

    1995年8月21日,證監會認可期交所新設的日轉期匯產品,認
    為日轉期匯產品的推出切合時宜,並標誌著本港金融市場取得
    重大的發展。作為日轉期匯取得認可的其中一項條件,期交所
    及香港期貨結算有限公司(“結算公司”)作出承諾,由期交
    所委任一名經驗豐富的獨立第三者,對自動交易系統進行技術
    審核,而結算公司則會於日轉期匯市場開始運作12個月後,檢
    討這個市場的風險管理制度。這兩項檢討工作目前仍在進行。
    現時結算公司就日轉期匯合約而採取的風險管理措施,部分類
    似恒指合約的風險管理措施,包括即日追補保證金、就市場的
    不同波幅而重新計算保證金、按資本額制訂持倉限額、會員申
    報大額未平倉合約及備有儲備基金。

    1.5 成交量

    兩種日轉期匯合約(日圓合約及馬克合約)在1995年11月3日開
    始透過自動交易系統進行買賣。自從合約開始買賣以來,成
    交量一直相對偏低。由1995年11月至今一年內,每月買賣的
    合約平均為15,649張,而每日的平均成交量及每日未平倉合
    約的平均數量分別為734張及559張。

    1.6 投資者教育

    為提高投資者對產品的認識,期交所在產品推出之前,曾舉
    辦了一連串的研討會,並在過去一年內不斷為公眾人士定期
    舉辦研討會。期交所亦對日轉期匯規例作出若干修訂,以解
    決期交所會員在運作上遇到的困難,以及回應日轉期匯自買
    賣以來所收到的公眾意見。

    1.7改進產品的特色

    日轉期匯的推出及期交所產品在未來的不斷推陳出新,均可
    能導致結算公司的整體風險上升。因此,結算公司已經對儲
    備基金的計算方法作出檢討。根據新計算方法,結算公司可
    根據會員所承擔的風險,向會員收取額外的儲備基金供款,
    以及可收取不同數額的保證金款額。

    為吸引更多散戶投資者參與,期交所在1996年9月20日推出英
    鎊日轉期匯、將日轉期匯市場的註冊莊家的數目由5家增加至
    7家,以及豁免收取日轉期匯合約的交易所徵費。為配合期交
    所的行動,以及維持有利於日後市場發展的環境,證監會已
    應期交所的要求,向總督會同行政局建議,將對日轉期匯合
    約所收取的法定徵費減至零,但須接受為期12個月的檢討(即
    到1997年10月為止)。

    2.來自海外的競爭

    2.1在期交所買賣的日轉期匯合約與在“銀行同業”市場(即銀
    行、大型經紀行及交易商買賣外匯,包括衍生工具,以進行對
    沖、套戥及其他投資策略的專業市場)內所買賣的產品相類似
    。在其他市場上買賣的同類型產品包括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CME*)的掉期現貨貨幣期貨合約,以及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
    所(*SIMEX*)的遞延交收現貨外幣期貨合約(以日圓及馬克為單
    位)。

    2.2雖然日轉期匯合約的相關商品,是在全球各市場買賣及各
    地投資者均有興趣買賣的貨幣,但是日轉期匯也有其特色(即
    它們沒有到期日),而這個產品特點是其他市場,包括新加坡
    國際金融交易所沒有提供的。由於香港期交所設計這產品時
    ,旨在吸引散戶投資者進行買賣,所以馬克和日圓合約的合
    約價值,只有在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買賣的遞延交收現貨
    日圓合約,及遞延交收現貨馬克合約的一半。此外,日轉期
    匯市場每日營運19至20小時,比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的合
    約買賣時間長3至4小時。

    2.3雖然在過去一年,日轉期匯市場每月平均成交額比遞延交
    收現貨合約的為低(分別約為7億7千萬美圓及13億8千萬),但
    日轉期匯作為新產品,能夠擁有穩定的成交額,可說相當成
    功。憑著日轉期匯合約本身的特點,加上期交所不斷致力改
    善有關系統,新加坡或其他市場看來不會對日轉期匯市場構
    成競爭威脅。

    3.香港市場的未來發展

    3.1過去一年,期交所致力推廣日轉期匯市場和解決市場參與
    者遇到的困難。除作出上述第1節所載的改變外,期交所繼續
    因應市場需求,探討如何改善有關系統。證監會職員將協助
    並支持期交所發展這個市場。

    3.2除發展日轉期匯市場外,期交所建議設立聯繫,讓期交所
    會員在亞洲區的買賣時間,買賣費城證券交易所的貨幣期權
    。證監會職員現正與期交所、美國期權結算公司、美國證券
    交易委員會及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商討建立聯繫的事宜。證
    監會現正等待期交所整理並提交最終的建議安排。

    4.檢討對槓桿式外匯買賣的監管

    證監會已於8月28日發出檢討現時槓桿式外匯買賣監管制度
    的諮詢文件,徵詢公眾人士的意見。市場參與者和投資者
    的回應各有側重。證監會現正就諮詢結果準備報告,供證
    監會諮詢委員會及證監會審閱。

    日轉期匯市場回顧

    1.前言

    1.1多年來,香港期貨交易所﹝期交所﹞,一直以買賣證券類
    產品為主,而恒生指數﹝恒指﹞期貨和期權合約是期交所的
    主要和有代表性的產品。隨著外匯期貨產品“日轉期匯”,
    於一九九五年十一月三日推出,期交所不再偏重證券類產品。

    1.2日轉期匯不單為期交所增添另一買賣層次,它亦帶出了期
    交所簇新的自動化交易系統,使新產品可以在螢光幕上進行
    買賣。

    1.3這個自動化交易系統﹝日轉期匯就在這系統上買賣﹞是個
    全面綜合電子化交易系統,可以即時買賣金融產品。它將期
    交所的中央系統與會員的終端機連繫起來。

    1.4客戶在期交所會員經紀公司開戶後,就可以開始在期貨市
    場進行買賣。 經紀公司的系統操作員可以通過自動化交易系
    統終端機在系統內落盤。該系統就會根據價格/時間優先次序
    自動配對成交。經紀可以即時向客戶覆盤作實。同時,每宗
    買賣會自動傳送至香港期貨結算有限公司﹝結算公司﹞進行
    登記和結算。

    1.5日轉期匯是一份以現貨價格,自動不斷轉期,標準化和具
    有法律約束力的外匯期貨合約。它是一份以美金為單位的外
    匯期貨合約,以直接和間接報價兩種不同方式進行買賣。

    1.6在每個外匯交易日,日轉期匯的所有未平倉合約,除非在
    市場內平倉,都會自動轉期至下一個外匯交易日。換言之,
    所有日轉期匯合約都沒有到期日。

    1.7首兩份合約─德國馬克合約和日圓合約─於一九九五年十
    一月推出,而英鎊合約則於一九九六年九月推出。另外四種
    貨幣﹝瑞士法郎、加拿大元、澳洲元和歐洲貨幣單位﹞,預
    計將於日後推出。

    1.8日轉期匯有一連串的獨有特點,使它在其他外匯買賣方式
    比較下能脫穎而出。

    1.8.1公平

    全部買賣盤按價格/時間的優先次序配對成交。自動化交易
    系統以最佳買入價或賣出價的落盤先後次序原則下自動對盤
    。全部落盤及交易時間均記錄在案,以便日後翻查所有市場
    活動情況作為稽核根據。自動對盤制度可防止剝削投資者利
    益的不當行為。

    1.8.2投資者保障

    日轉期匯是在一受監管交易所進行交易,而全部買賣均受期
    交所及結算所規例管制。

    1.8.3 價格透明度

    電子自動化交易系統的螢光幕會不斷顯示市場當時的實際交
    易價格及每個價位可成交的數量。市場的即時最佳買入及賣
    出價亦同時透過各主要資訊公司作公開傳播。最後成交價,
    全日最高及最低成交價亦會提供以作公開參考用途。

    1.8.4 莊家制度

    為了確保市場有充裕流通量,莊家不斷地透過電子自動化交
    易系統提供實際數量的買入價及賣出價(穩定市況下)。各
    個別買入及賣出價格的相等合約數量將不少於一百萬美元等
    值。

    1.8.5 最多五點子買賣差價

    莊家須不斷透過電子自動化交易系統向市場提供最多五點子
    的買賣差價﹝穩定市況下﹞。 投資者可選擇在市場形成的差
    價內參與買賣或交易,而毋須倚靠單獨對手開價交易。鑑於
    市場內將會由不同類別的投資者參與買賣,窄幅差價可在此
    情況下形成。

    1.8.6結算公司提供的保證

    日轉期匯合約全部由期交所全資擁有的結算公司登記及對會
    員提供擔保。

    1.8.7 廉宜的交易費用

    市場競爭(及莊家的參與)而形成的窄幅差價以及可商議的
    佣金收費(最高每張港幣一百五十元)令交易費用相應減低。

    1.8.8 靈活性

    除非在每日收市前平倉,否則全部未平倉合約將自動轉期至
    下一個外匯交易日。與其他現行在期交所買賣的合約不同,
    日轉期匯不設交收月份或到期日。

    1.8.9 延長交易時間

    日轉期匯在亞洲、歐洲及北美洲開市時間內運作(每外匯工
    作日十九至二十小時),令投資者可準確接觸全球外匯市場
    狀況。

    1.9日轉期匯不單可以用作投資工具,亦可以進行外匯對沖﹝
    持有好倉以對沖匯率上升,或持有淡倉以對沖匯率下趺﹞。
    同時,投資者亦可以利用日轉期匯去把握匯價波動而獲利﹝
    通過持有好倉從升市中獲利,以及持有淡倉從跌市中獲利﹞
    。由於有各種不同的使用方法和策略,用家亦分不同類別,
    包括散戶和機構投資者、銀行及金融機構、跨國公司的庫務
    部、對沖者、套戥者和基金經理。

    2.本地外匯買賣成交萎縮

    2.1由於全球現貨市場的萎縮,本港外匯成交量在過去兩年亦
    大幅下降。

    2.2由於各國中央銀行經常聯手干預,成為低波幅的主要原因
    。所以市場價格只在窄幅徘徊。

    2.3中國政府近年推行的經濟緊縮政策,亦導致本地經濟放緩
    。投資者進行外匯買賣的意慾亦隨而大幅下降。

    3.日轉期匯市場的表現

    3.1日轉期匯已成為本地市場的「指標價」。散戶投資者可以
    利用資訊公司的即時報價及期交所的免費資詢熱線去比較各
    銀行及槓杆式外匯公司的報價。

    3.2雖然現貨及槓杆式外匯市場的成交量下降,日轉期匯市場
    卻在過去十二個月有輕微但持續的增長。 附件﹝一﹞顯示一
    九九五年十一月至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之間每日成交量及未平
    倉合約數目。

    3.3 持續增長的主要原因為:

    3.3.1 創造流通量

    由於莊家的努力為市場不斷提供即時買賣價格,使日轉期匯擁
    有基本流通量以吸引其他不同類別的參與者,並製造更充裕流
    通量。由於莊家的開價積極及進取,市場的買賣差價經常收窄
    至兩三點子,甚至在某些時間更收窄為一點,令投資者可以從
    此得益。

    3.3.2 積極市場推廣

    為著能令散戶對日轉期匯的特點有較深瞭解,期交所於一九九
    五年九月至一九九六年十月間,曾在本港十八個不同地點舉辦
    了一百八十多場免費講座。期交所專家亦在一些會員公司的自
    辦講座中擔任主講嘉賓。這些講座的目標是令散戶投資者更瞭
    解自己的保障和權益。

    3.3.3 改善措施

    3.3.3.1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中,期交所進行了一些電腦軟件改
    良,使莊家可以方便快捷地不斷提供日轉期匯報價。

    3.3.3.2 一九九六年一月十二日,期交所改善了風險管理程序
    ,使交易運作更為暢順。

    3.3.3.3 期交所分別於一九九六年二月和十一月再委任多兩個
    莊家,以提高市場流通量。

    3.3.3.4為進一步改善通訊渠道,期交所與所有莊家設立私用專
    線電話。

    3.3.3.5為了方便散戶投資者獲知即時報價,期交所於一九九六
    年六月開始提供免費公眾報價熱線。附錄﹝二﹞和﹝三﹞詳細
    分析了散戶投資者使用這條熱線的情況。此外, 一些期交所會
    員的辦事處亦裝設了免費的報價螢光幕。

    3.4一九九六年四月至七月間日轉期匯的成交量大幅增長,相信
    是因為該段時間內市場波幅較大。不過,日轉期匯對散戶投資
    者的吸引力就不斷提高。附錄﹝四﹞和﹝五﹞提供莊家和非莊
    家的市場佔有率比較。明顯地,非莊家每次交易的合約數目亦
    顯著上升。客戶的買賣盤中,超過二十張﹝有時甚至多達四十
    至一百張﹞的情況已較為普遍。最近,期交所記錄得客戶和莊
    家的交易,一手張數達三百張合約。

    4.競爭情況

    4.1雖然有部份槓杆式外匯商曾經或現在仍安裝了期交所自動
    化交易系統,但這些會員的客戶買賣數量極少。期交所從接
    獲投資者的投訴中,獲悉會員客戶代表不但積極阻止投資者
    參與日轉期匯買賣活動,還借機慫恿投資者參與槓桿式外匯
    買賣。主要原因乃槓桿式買賣每張合約給予客戶代表的回佣
    較日轉期匯為多,而當合約未平倉時,更可向客戶索取較高
    的利息差價。此外,槓桿式外匯商亦不願隨便放棄本身可任
    意開價的既有利益及客戶開倉或平倉買賣時的優勢。

    4.2日轉期匯合約基本上與場外外匯交易市場﹝如銀行提供的
    按金戶口及槓桿式外匯買賣﹞運作一樣。而有些期交所會員
    同時更是銀行或槓桿式外匯商的附屬公司。在擔任雙重角色
    下,他們由於利益衝突,自然不會鼓勵投資者參與日轉期匯
    市場。

    4.3市場類似日轉期匯的產品包括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掉期現
    貨外幣期貨合約及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的遞延交收現貨外
    幣期貨合約。這兩個市場主要以公開叫價形式進行買賣。而
    日轉期匯則通過電子交易系統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公開、公平
    、透明度極高兼交易時間更長的市場。日轉期匯合約價值亦
    專為吸引散戶投資者而訂定。

    5.目前情況

    一九九六年間,期交所的日轉期匯市場已成長至一個可以維
    持相當成功交投量的水平。展望日轉期匯的發展潛力,應比
    目前成交量更為熾熱。

    由於最近散戶參與的興趣,配合莊家的支持,日轉期匯應繼
    恒生指數期貨合約及恒生指數期權合約後,受到鄰近地區的
    歡迎。首先,市場需要的基本流通量已經存在。不過,市場
    若要更趨成熟,則還需在多方面作出改善。期交所已開始與
    證監會商討一系列的技術更改方案,務求將日轉期匯的運作
    模式及條件,改成與場外交易市場較接近。

    6. 日轉期匯發展計劃

    6.1期交所將會呈交多項改善運作方案給證監會,希望能夠吸
    引槓桿式外匯商參與透明度更高,管理更完善並受嚴格監管
    的日轉期匯市場。這些提案多數能消除外匯商刻意阻撓散戶
    參與日轉期匯買賣的主要障礙,駁通兩個市場轉移的渠道。

    改善運作方案包括:更有效率的按金制度,分別衡量即日平
    倉合約與翌日平倉合約的風險,可即時在電子交易系統顯示
    出會員代客戶買賣或與會員戶口對盤的相關交叉盤, 改善會
    員接受客戶止蝕盤措施,利用另類「問價報價」方式處理其
    他交易次數比較稀疏的貨幣合約,市場在惡劣天氣下,仍繼
    續運作及引進新特別會籍計劃。

    6.2期交所將主動與各大槓桿式外匯商研究如何能令他們的客
    戶參與日轉期匯買賣。

    6.3日轉期匯將採用「問價報價」方式推出其他貨幣合約。

    6.4期交所將致力為散戶投資者改善資訊傳送及提供更多交易
    渠道。

    6.5期交所將努力落實與費城證券交易所的聯網。利用電子交
    易系統在香港日間進行外匯期權買賣,使日轉期匯的交易更
    趨活躍。

    6.6期交所將務求改善客戶與會員間的落盤及覆盤程序。




    Last Updated on 20 August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