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此文件乃和記電訊(香港)有限公司(和記電訊 Hutchison Telecom)就一九九八年
九月三日發出之行政文件<一九九八年固定電訊服務檢討公眾意見> "The 1998
Review of Fixed Telecommunications - A Considered View"而呈交, 並且同時重申一
九九八年四月三十日發出之諮詢文件,而所呈交之意見書之內容。

總括而言, 我們是次呈交之意見如下:

1.特區政府不應於2003年之前增發任何固定網絡牌照,此舉只會惡化競爭及削弱
各新固網商的市場佔有率。增發固網牌照將會引致牌照過剩,令現有固網商縮減
投資,促使已對香港作出承諾的固網商,未能完成第二網絡之興建。

2.在缺乏公平市場競爭下,香港電訊(Hongkong Telecom)之壟斷地位將持續存
在 。假若市民期望香港電訊能以服務為大前提,提供具競爭力的市場價格及創
新服務,並將公司利益放在次要地位,未免變成空想。

電訊業急切需要政府全面貫徹的政策支持,對症下藥,並非以政策定立任何對商
業決策有負面影響之決定。

3.與其他新固網商一樣,和記電訊在建設網絡的過程中,同樣面對種種外在及執
行上的障礙。和記電訊縱然已取得一定成績,但在現實環境的局限下,我們亦未
能在此極短促的時間內為港九新界各區提供比現時更完善的網絡覆蓋。

4.香港電訊已經非常有效地使用其壟斷優勢,製造各種障礙影響固網商設置固網
服務 之進展,增發牌照只會助長其壟斷地位。

意見書詳細內容如下:

就政府最近發表之<一九九八年固定電訊服務檢討>諮詢文件,提出希望進一步
開放固網服務市場,和記電訊表示震驚及關注,並強烈促請政府否決是項建議。

香港市民確實需要什麼?和記電訊明瞭,香港市民需要一個有能力提供高效率及
物超所值的先進話音及數據網絡供應商,包括高速數據、多媒體及互聯網服務。

那麼關鍵就是:香港政府的增發固網牌照建議書是否對準市民所需?

和記電訊迄今完成的工程

和記電訊三年來的發展項目,當中包括致力拓展全港越區的光纖網絡(a territory-wide
optical fibre network),務求使服務能覆蓋位於香港島、九龍半島、大嶼山及新界的所
有主要商業及住宅地區。部份合約工程正在積極進行中,而直至現在已完成的工程包
括:
    · 於香港島之光纖主幹網絡
    · 於九龍半島之光纖主幹網絡
    · 於大嶼山/東涌之光纖主幹網絡
    · 總長度達600千米之光纖管道
    · 連接超過700幢商業及住宅樓宇之寬頻高速接駁網絡
連接新界主要地區之光纖骨幹亦在興建中,並預計於一九九九年中旬完成。此外,
和記電訊更積極發展光纖網絡,由主骨幹接駁至客戶大廈,讓公眾不僅可使用基本
的本地電話服務,更能享受高速數據、多媒體及互聯網等服務。此舉與香港電訊一
直源流下來的網絡截然不同,和記電訊除可提供更完備的服務選擇,以及更出色的
網絡質素外,客戶層面極廣,最近醫院管理局及機場管理局亦成了主要客戶。

和記電訊之最新網絡圖則,見備註甲項。

主要困難

興建網絡需時。香港與其他地方的環境限制截然不同,乃因其他地方甚少遇到土地
缺乏的實際困難。由於環境限制,網絡由興建之雛形及至完成大廈接駁設施,耗費
的時間與資金龐大,工程竣工經年。

設備裝置空間嚴重缺乏。由於現存大部份樓宇業主所撥出之樓宇空間已被香港電訊
完全佔有,故設備裝置之空間及大廈接駁設備如喉筒管道之鉛線等的供應均極為缺
乏,嚴重影響工程進展。

鋪設電纜等「掘路」工程對環境造成損害。固網商須聯合其他所有固網商,依遁道
路鋪設限制(由政府推行為期五年),並協調其他所有固網商共同承擔興建工程及
開設道路的要求,令困難倍增。

香港電訊現正擁有及控制絕大部份的街道喉筒管道、樓宇內之管道、設備空間、上
樓電話線及所有營運的電話機樓(Telephone Exchanges)。新固網商更必須依賴香港
電訊所提供之聯接線路(Interconnect Circuit)。即使新固網商已為各地區自置設備
作出最大努力,惟工作進程仍受環境、政府條例及業主的限制,弄致工程一拖再拖。

這些情況極少發生在其他地方,主要是由於其他地方甚少遇到土地缺乏的滋擾。故
此問題更不可因增發牌照及興建冗餘網絡設施而惡化。

我們為何在市場佔有率上拓展緩慢?

免費的本地電話通話、低於成本的電話線租賃服務(當中包括為爭取客戶而導致收
取低廉費用及豁免三個月租線費用),以及國際電話服務割喉式減價,均導致邊際
利潤微薄。更甚是香港與世界其他地方不同,並沒有來自本地長途電話服務而帶來
之收入來源。

和記電訊於多個地區的網絡經已全面完成及正在運作中。然而,由於接駁樓宇的過
程相當困難,要使網絡連接,為客戶提供服務絕不容易。如以上所述,有些情況是
由於現實環境限制,但亦有一些業主純粹因商業理由(如對其他經營商之擁護)或
意圖謀取無理的高昂收費。故此發放局部地區電訊網絡牌照只會令此問題變得更為
嚴重。

香港電訊更以下列各項途徑阻撓我們的經營努力:

香港電訊享有經年電訊經驗及能掌握香港市場的資料,讓其在多方面盡佔優勢:
    · 部份香港電訊的客戶為跨國性企業。鑑於此類企業機構乃「非價格敏感」
    (Non Price Sensitive)客戶,固網商未能以價廉物美的服務水平爭佔一杯
    羹。香港電訊 深明此義,對這群客戶維持高收費水平,以獵取最大利潤。

    · 與此同時,香港電訊亦擁有另一群對價格敏感(Price Sensitive)的客戶,
    香港電訊便 利用其「專營」利潤(由納稅人付出作為補償其提早取消國
    際關口專營權 (International Gateway Facility IGF) 的120億尚未包括在內)為
    不合法之折扣優惠提供補貼金,並更於該等客戶正欲轉用其他固網商之際
    方會提供,以謀取利潤 。

    簡單而言,客戶會被低於成本的折扣價吸引而繼續惠顧香港電訊。

    · 再者,香港電訊提供的非正式及口頭承諾的優惠並不容易尋法律追究。香
    港電訊管理局(OFTA)所聲明的反市場競爭優惠及其後電訊管理局之正式指
    示皆全被漠視,最後只是輕判罰款,賠上港元二萬而已。
實證顯示,無論推行任何法例管制,香港電訊亦能千方百計保留其固有的客戶。主
要的企業客戶亦會因香港電訊的折扣優惠而被誘使繼續留下,新固網商最終亦只得
陷於倒閉危機。

那麼,增發牌照能解決問題嗎?

增發更多牌照並不能解決問題:

    · 增發牌照並不能排除障礙。新的持牌經營商能加快掘路工程嗎?這些持牌
    商能在已給四個固網商裝滿設施的樓宇尋佔到空間嗎?面對香港電訊違規而
    低於成本的優惠計劃,新持牌商仍能與之抗衡、爭取客戶嗎?答案是絕對否
    定的。

    · 香港的經濟正處於萎縮狀態,金融及股票市場正值紊亂,資金籌集更見困
    難,整個亞洲正面臨金融危機。在此經濟困局下,繼香港新電訊(NewT&T)於
    上星期宣佈裁減80名員工後,即使如香港電訊這位市場壟斷者,亦緊隨其後
    ,大幅裁減員工及薪酬。
早在1995年香港政府決定固網服務牌照的數量時,一項研究已明確指出在香港市
場,最多可容納四個牌照。但需注意的是,當時仍處於經濟蓬勃的階段;如今經
濟蕭條,市場的容量已遠超於實際需求。長遠來說,整個市場甚至不能容納四個
持牌經營商了。
    · 增發牌照只會削弱現有固網商與香港電訊抗衡的競爭力,最終的結果將會
    令有規模的海外營運商可在某些環球企業服務方面獲取更大的利潤( 而事實
    上,這些跨國公司已是其現有客戶),並將利潤帶離香港。
無可避免地,這些營運商只視拓展香港市場為其環球業務策略上的一小部份,他們
對建設完善的網絡基礎設施及造福港人的意欲極低,對香港的經濟可謂毫無建樹。
    · 局部地區電訊網絡牌照(Limited Scope FTNS Licence)讓已擁有具實力的
    企業租戶的業主「先拔頭籌」,藉機向固網商收取高昂的樓宇接駁費用,而
    這些費用最終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 香港納稅人已為香港電訊國際關口專營權(International Gateway Facility
    IGF)付出港幣120億的沉重代價,這個代價更超越香港對世界貿易組織
    (WTO)的承諾。因此,香港根本無責任根據世貿組織的意願,發出額
    外的固網牌照。

    · 隨著對外關口設施牌照的發出,固網商將可提供比現有更加優惠的長途
    電話收費。假如海外網絡供應商(Foreign Carriers)同樣擁有此牌照,則其
    在環球網絡服務上 將可獲取更大利益,屆時客戶亦會接受其在香港對外國
    際通話量利潤微薄,甚至虧蝕的情況出現。這一切都會導致不公平及割候
    式的競爭現象,最終會促使現有固網商撤離市場。
假如政府增發固網牌照,將促使和記電訊縮減未來投資計劃,影響現有承諾及裁減
僱員人數。這樣不單拖跨第二網絡的建設,更令本港急切需要的資訊基建高速公路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Super Highway)無法完成,徒浪費納稅人給予香港電訊港
幣120億元的賠償。

參考個人通訊服務牌照(PCS)的經驗:

當年香港政府決定增發個人通訊服務牌照,正是政府忽略發牌數目的最佳例子。當
六個個人通訊服務牌照發出後,八個手提電話網絡供應商即同時共擁十一個流動電
話牌照。隨著發牌以後的幾個月內,現有的營辦商不得不進行減價促銷,導致邊際
利潤下調;當中兩間獨立經營的個人通訊服務供應商更因此而被現存的流動電話經
營者吸納,最後只剩餘六個個人通訊服務供應商。我們可預見未來將有更多類似的
合併情況出現。

向新加坡例子借鏡:

儘管新加坡承諾履行自由貿易政策,尤其對世貿組織(WTO)的回應,更曾公開表
示增發兩個牌照的決定,但新加坡政府最終也意識到現實市場空間的局限,卒因應
市場需要而只簽發一個固網牌照。

固網市場前瞻
    · 目前的開放措施,將為糾正市場的扭曲變形及重新平衡本地電話收費,
    以達至一個相等於成本及合理回報的收費水平作好準備。

    · 我們對於電訊管理局修改電訊條例是表示支持的,此舉引起全港大眾對
    某些重要範疇的關注。然而這些條例必須維護市場運作常規,並在適當時
    間貫徹執行,固有的法則已實施逾三年,其敗績是彰明昭著!
總結

香港政府必須為投資者建立一個有利的環境,這樣投資者才可:
    · 完成鋪設中的第二固定網絡
    · 提供可與香港電訊比擬的競爭能力
    · 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服務選擇
這些全有賴于港府於法律執行上能否貫徹始終。

香港的經濟正處於萎縮狀態,金融及股票市場紊亂,整個亞洲經濟正面臨重重危
機。現在絕非適當時間在已過剩而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無限制地增發牌照。

以目前艱苦的經濟情況來說,固有的投資計劃實已難於與之協調。但不得不提的
是,這些計劃支撐著數以千計香港市民的生計,因此政府對這些投資計劃的支持
是極其重要的。

延緩或持觀望政策絕對無礙大局,反之,增發牌照只會導致不必要的牌照過剩,
助長海外供應商從中擢取快利。回想當年政府派發新固網商牌照時,海外供應商
亦曾與現有固網商同樣享有競投固網牌照的機會,但即使在當年經濟繁榮的環境
下,海外供應商亦放棄在香港投資。

在公元2003年之前,增發固網牌照只會招致惡果,牌照過剩的危機一觸即發,我
們更被迫重新評估現有的投資計劃,香港之財政復甦願望亦將因此而拖慢,甚至
直令現存的固網商結束營業。和記電訊已清楚明確地對香港作出承諾,我們努力
不懈的付出,自然冀盼獲得政府的認同及支持。至少在某程度上,和記電訊不會
因政府改變政策而招致投資失利,以致不能履行承諾,蒙受金錢及信譽的損失。
總括而言,政府絕對不應考慮增發固網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