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E33/20-21

主題: 經濟發展、科技、數碼轉型、2019冠狀病毒病


  •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新冠疫情")爆發後,人們的日常生活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因應各地實施限制社交距離的措施,數碼科技應用成為適應新格局的關鍵,透過遙距辦公、自動化的商業和生產程序,以至更廣泛應用非接觸式的電子商貿或電子服務,讓日常社會經濟活動得以維持。論者往往認為,新冠疫情加速了數碼轉型的步伐,此勢頭在疫情過後仍可持續,為疫情陰霾下的日子帶來一綫新希望。
  • 然而,加速進行數碼轉型不乏挑戰。對於中小型企業("中小企")而言,它們或因缺乏資金和人才,加上現時各行業仍受困於疫情下嚴峻的營商環境,故中小企進行數碼轉型面對不少困難。至於僱員方面,後疫情時代的企業數碼化趨勢將會改變他們的就業格局,一些員工或因缺乏所需的數碼技能,無法在日趨數碼化和自動化的工作環境保持競爭力和就業能力。倘若上述的轉變沒有得到妥善的回應,數碼採納者(digital adopters)與數碼落後者(digital laggards)的生產力差距或因而擴大,逐漸拖慢疫後的復蘇步伐。
  • 本期《資訊述要》首先探討數碼化在新冠疫情期間和過後所發揮的作用,並檢視選定地方在爆發疫情後推行的數碼化計劃,繼而論述香港在新冠疫情爆發後為加速數碼轉型所採取的措施,以及新加坡和南韓的相關經驗。新加坡和南韓兩地曾推出具體措施,幫助企業進行數碼轉型,以及提高工作人口在數碼化工作環境所具備的技能。

後疫情時代的數碼轉型進程

  • 事實上,多項全球性調查得出結論,世界各地消費者和企業的數碼科技應用於疫情期間一日千里,在短短8周內的發展便相等於將進程推前了5年。5註釋符號代表請參閱Baig, A. et al. (2020)。
  • 雖然大規模推行疫苗接種計劃有助恢復民眾的面對面接觸,但一如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指出,數碼轉型將繼續在疫情過後發揮作用。根據麥肯錫的研究,除了網上交易增加和一些員工改以混合模式工作(即結合虛擬和實體的辦公模式),加快職場自動化和採納人工智能以減少工作場所的人員密度,應是疫後將延續下去的另一個數碼發展趨勢。6註釋符號代表請參閱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2021)。
  • 一些已發展地方為了抓緊數碼化新趨勢帶來的機遇,將數碼轉型定為疫後復蘇計劃的工作重點,藉加快推動數碼科技的應用,迎接疫情受控後出現的機遇,並為日後發生相類似的全球緊急事故作好準備。儘管各地復蘇計劃的規模、政策工具和實施時間表或各有不同,但在數碼轉型方面卻有共通的元素,當中包括:(a)加強數碼基礎設施;(b)激發科技創新;及(c)推動商業數碼化,並採取具體的支援措施收窄中小企的數碼鴻溝。與此同時,一些地方亦推出計劃,協助提高在職人士於數碼時代的競爭力(圖1)。


    圖1 ── 新冠疫情爆發後各地政府推出的數碼化計劃

    地方重點計劃主要數碼化舉措
    澳洲數碼經濟策略2030
    (Digital Economy Strategy 2030)
    在2021年5月推出,旨在藉下述措施協助澳洲轉型為領先數碼經濟體:(a)加強建設數碼基礎設施;(b)推動研發新興科技;及(c)提升中小企應用數碼科技的能力
    歐洲聯盟下世代歐盟──數碼起動
    (NextGenerationEU - Make it Digital)
    在2020年12月通過,旨在確立數碼化工作重點,包括數碼基礎設施的質量、數碼人才的培養,以及中小企的新科技普及化
    德國數碼․現在──支援中小企投資計劃
    (Digital Now - Investment Support for SMEs)
    在2020年9月推出,為中小企投資數碼科技和提升僱員技能所涉及的開支提供財政資助
    新加坡2021年財政預算案
    (Budget 2021)
    在2021年2月公布,當中提出下列3項策略以加快數碼化轉型:(a)為中小企數碼化提供支援;(b)培育數碼領袖;及(c)催化新產品和商業模式
    南韓數碼新政
    (Digital New Deal)
    在2020年7月推出,並於2021年7月升級,旨在(a)提升數據、網絡與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整合;(b)促進非接觸式產業(contactless industries)和電子商貿的發展,尤為着眼於為中小微企締造有關商機;(c)發展高新科技;及(d)推動社會營運資本(social overhead capital)(1)數碼化
    英國英國創新產業策略
    (UK Innovation Strategy)
    在2021年7月推出,闡述英國在2035年前成為全球創新樞杻的願景,政府為此透過4大支柱"支援處於創新前沿的企業和機構"
    註:(1)社會營運資本泛指水電供應等基本公共服務和設施,讓個人和社會上不同群體得以進行生產活動。
    資料來源:各個政府網站。

香港的數碼轉型進程

選定地方的數碼轉型進程

新加坡

  • 緊隨經濟逐步走出新冠疫情衝擊而呈現復蘇的勢頭,新加坡政府施政已由集中抗疫紓困措施,轉為應對當前的經濟挑戰。政府為此加大力度改革經濟結構,特別涵蓋數碼化、投資新科技和提升企業競爭力等範疇,讓本地企業和市民準備好把握疫後所帶來的機遇。
  • 新加坡的2021年財政預算案以"攜手同心,越戰越勇"(Emerging Stronger Together)為主題,當中政府宣布撥款240億新加坡元(1,380億港元)協助企業數碼化、應用新科技和追求創新;及保障工作人口在資訊及通訊科技等增長行業的就業機會。為配合該份財政預算案,各政府機關在隨後數月陸續推出多項數碼計劃(圖2)。


    圖2 ── 新加坡支援數碼轉型的措施

    促進企業數碼化的措施
    數據助企業計劃
    (Better Data Driven Business Programme)
    為企業提供免費工具和指導,協助業界利用數據進行商業分析,當中包括使用商業智能工具分析數據,藉以改善日常營運和開展新業務模式
    "首席科技官"數碼諮詢服務
    (Chief Technology Officer-as-a Service)
    為企業提供財政資助,支援它們獲取專業資訊科技諮詢服務,從而物色和採納合適的數碼方案
    數碼領袖培育計劃
    (Digital Leaders Programme)
    為合資格公司(1) 提供財政支援,資助它們招聘核心數碼團隊,以及制訂和落實數碼轉型路線圖
    新興科技計劃
    (Emerging Technology Programme)
    政府與企業承擔有關試驗和採用新興科技(5G、人工智能和信任科技)(2) 的支出
    未來通訊研究與發展計劃
    (Future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me)
    透過提供新的通訊測試平台、研究補助金和碩士生獎學金,提升新加坡的通訊和數碼連結能力,藉以推動商品化
    開放式創新平台
    (Open Innovation Platform)
    提供虛擬眾包平台(crowd-sourcing platform)協助公私營機構進行配對,共同開發相關解決方案,並由政府共同支付設計解決方案原型(prototype)和部署應用方案的開支
    為工作人口創造新機會和重新設計工作的措施
    創新與企業人才培育計劃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 Fellowship Programme)
    建立一個由500名研究生組成的人才庫,以應付網絡安全、人工智能和健康科技等領域的人才需求
    生產力提升計劃──重新設計工作(3)
    (Productivity Solutions Grant – Job Redesign Scheme)
    政府將重新設計工作的資助津貼比例從70%調高至80%,為期直至2022年3月底
    "新心相連"就業與技能配套(4)
    (SGUnited Jobs and Skills Package)
    延長"新心相連"技能提升計劃(SGUnited Skills)、"新心相連"畢業生實習計劃(SGUnited Traineeships)和"新心相連"中途轉業人士見習計劃(SGUnited Mid-Career Pathways),為有志提升技能和尋找新工作的國民提供多達35 000個實習和培訓機會
    註:(1)合資格企業須(a)具有一定的數碼成熟度;(b)提出具體發展計劃,證明可將數碼化構思融入核心業務;及(c)有能力透過數碼化開拓海外商機。
    (2)信任科技指任何可在個人、社會和商業層面增強和傳播信任度的科技。
    (3)藉該計劃提供的資助,企業可以在認可的工作顧問協助下,重新設計工作流程、職務和責任。
    (4)整套措施將延長一年至2022年3月。
    資料來源:各個新加坡政府機關網站。

  • 新加坡一方面推出多項措施,為數碼化奠下良好基礎,包括鼓勵企業應用數據科學和採用5G和人工智能等新興科技,以及協助它們與數碼轉型方案提供者配對成為合作夥伴;另一方面,新加坡亦着力支援中小企踏上數碼轉型之路,因為它們不少對新科技認識不深,更礙於規模小及資源不足,難以聘請全職資訊科技專才落實相關的數碼化措施。而圖2所述的項目,恰恰是政府為中小企進行數碼轉型提供的具體支援。舉例而言,"首席科技官"數碼諮詢服務協助中小企根據業務所需確定和採納數碼方案,它們透過該服務提供的一站式自助網上應用程式,評估其數碼成熟度和需求,然後獲得度身定制的數碼解決方案。至於需要更深入諮詢服務的中小企"首席科技官"數碼諮詢服務可讓它們免費或以可負擔的價格,向一組首席科技官或數碼顧問尋求協助。
  • 此外,中小企或許缺乏能夠帶領公司進行數碼轉型的管理層,亦未必有能力訂出既清晰又令人信服的數碼願景和路線圖。對於有計劃將數碼科技注入核心業務的中小企,數碼領袖培育計劃尤為有用,因為該計劃會就以下範疇的相關開支提供高達70%的資助:(a)建立內部數碼團隊;16註釋符號代表團隊包括一名數碼領導(如首席科技官或首席數碼官),以及最多5名數碼專才(例如企業架構師(enterprise architects)),負責落實相關企業的數碼化轉型計劃。 (b)使用數碼項目顧問服務;及(c)開發新的數碼產品或服務。
  • 新加坡政府亦推出措施,加強工作人口在數碼時代的就業能力,以求與協助中小企解決數碼鴻溝問題的舉措,取得相輔相成之效,因為數碼轉型若要成功,亦取決於相關人才的供應和企業重新設計工作(redesigning jobs)項目的推展。但是不少中小企往往難以為僱員提供技能再培訓的機會,又或未能協助現有員工過渡至數碼化工作環境。政府就此推出「生產力提升計畫—重新設計工作」的津貼為中小企提供支援,更在2021年財政預算案提出將資助津貼比例由70%稍微提高至80%,為期直至2022年3月底。
  • 此外,新加坡政府亦為不同類別僱員推行各項計劃,務求協助他們為數碼轉型做好準備:

    (a)就應屆畢業生和科技人才而言,在"新心相連"畢業生實習計劃下,科技公司會為應屆畢業生提供實習職位,而創新與企業人才培育計劃則會提供500份研究獎學金,藉此建立網絡安全、人工智能和健康科技方面的人才庫;及

    (b)就中途轉職者和較年長僱員而言,他們可在"新心相連"中途轉業人士見習計劃下獲得實習機會和參加技能再培訓課程,藉以提高數碼知識水平。每項見習計劃為期半年,期內參加者可獲新加坡政府提供每月津貼。

南韓

  • 環顧全球,南韓是最早為後疫情時代的出路而提出數碼策略的地方之一。在2020年7月公布的南韓新政(Korean New Deal),勾劃出國家未來5年的疫後經濟政策方向。2021年7月,南韓政府宣布以2020年公布的新政為基礎,提出名為新政2.0的優化計劃,涉及的總投資承擔額增至220萬億韓元(1.45萬億港元),以期在2025年或之前創造多達250萬個就業職位。17註釋符號代表新政2.0的總投資額由160萬億韓元(1.06萬億港元)增至220萬億韓元(1.45萬億港元),並在原有方案(即2020年7月公布的新政)之上額外創造60萬個就業職位。
  • 新政2.0涵蓋3大支柱政策,即數碼新政、綠色新政(促進當地發展成為環境友善經濟體)及人本新政(加強就業保障和社會安全網)。18註釋符號代表綠色新政及人本新政的投資額分別為61萬億韓元(4,030億港元)和50萬億韓元(3,300億港元)。新政2.0餘下的60萬億韓元(3,940億港元)投資額將由地方政府和私營企業共同承擔,計劃的相關部分又稱為地方新政(Local New Deal)。 當中數碼新政涉資49萬億韓元(3,230億港元),藉提升數碼基建設施、促進非接觸式產業的發展、研發數據科學和先進科技(如5G、人工智能和網絡安全),以及鋪設智能化基礎設施,務求令南韓轉型為世界領先的數碼經濟體(圖3)。


    圖3 ── 數碼新政的重點措施(截至2021年7月)

    措施 2020年至2025年間的投資額
    (a) 提升數據、網絡與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整合(1) 33.5萬億韓元(2,210億港元)
    (b) 鋪設智能化基礎設施(所謂的"社會營運資本")(2) 9.7萬億韓元(640億港元)
    (c) 加強有助非接觸式產業發展的基建 3.2萬億韓元(210億港元)
    (d) 促進元宇宙(metaverse)(3)及其他資訊和通訊科技的發展 2.6萬億韓元(170億港元)
    合計 49.0萬億韓元(3,230億港元)
    註:(1)當中一個主要項目是建設數據大壩(Data Dam),收集公私營機構的數據以加強支援大數據的應用,藉此為日後發展數碼經濟鋪路。
    (2)當中包括構建數碼系統以管理交通及地下構築物等核心基礎設施,以及用於監察供水、水浸和乾旱情況的預警系統。
    (3)元宇宙是連結虛擬世界的平台,藉此將數碼內容展現於現實世界,用戶可透過連接元宇宙的硬件取覽現實世界的信息。
    資料來源:各個南韓政府機關網站。

  • 一如其他已發展地方為促進數碼化實施的計劃,南韓的數碼新政亦提出專項措施,支援中小企進行數碼轉型,並提升當地工作人口應用數碼科技的能力。鑒於電子商貿和遙距辦公在新冠疫情下越趨普及,南韓的數碼新政在以下方面為中小微企提供支援:

    (a)推廣遙距辦公:增建視像會議設施,以配合中小企和初創公司的運作需要。舉例而言,當局計劃在中小企及初創公司聚集的地區(如初創企業園),設置約1 600個視像會議室;

    (b)支援網上業務:利用人工智能和5G技術用於開設智慧商店,例如備有全自動結帳系統的便利店,藉以協助小型企業開拓新的電子營商渠道,抓緊網上商機;

    (c)提供人工智能券(AI Vouchers):為鼓勵中小企採用人工智能方案,南韓政府為中小企提供人工智能券,每家指定企業可獲發面值高達3億韓元(200萬港元)的智能券,供其向專門提供人工智能方案的公司採購服務之用。人工智能券不僅有助中小企實現數碼化,亦為開發人工智能方案的中小企帶來新商機;及

    (d)設立智慧韓國基金(Smart Korea Fund):南韓的中小及新創企業部(Ministry of SMEs and Startups)與其他政府機構合作,設立涉資1萬億韓元(66億港元)的智慧韓國基金,以進行各項與數碼相關的投資活動,包括投資於零接觸產業,為開發非接觸式產品的初創企業提供財政資助。19註釋符號代表該基金的首階段資本為1萬億韓元(66億港元),據報到了2025年,基金規模將增至6萬億韓元(396億港元)。請參閱Pulse by Maeil Business News Korea (2020)。
  • 至於協助工作人口跨越數碼鴻溝的措施,當局將在數碼新政的計劃下,支持40所大學把教學重點放在軟件知識上,藉此培育10萬名人工智能和軟件領域的專才。此外,當地將推出融合新興科技的課程,為1萬名大學生提供培訓,藉此建構創新領域人才庫。
  • 除此之外,為配合數碼時代的工作轉型,南韓政府將設立"未來導向工作培訓制度"(future-oriented job training system),其中一項措施是在2022年或之前,為9萬名實習生提供培訓融入數碼化的時代。同時,在數碼新政下,大學有關人工智能和機械人科技的講座,將於2025年或之前透過韓國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Korean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又稱"韓國慕課")平台供公眾人士旁聽。20註釋符號代表韓國慕課開放式學習平台於2015年推出,公眾人士可以網上視像講座的形式,旁聽原本只供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課程。

結語

  • 新冠疫情爆發加速了全球各地的數碼轉型進程,而該趨勢預期不會在疫情過後出現逆轉,惟步伐或略有所緩和。已發展地方普遍接受推動數碼化是後疫情時代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並意識到數碼知識不足對個別企業和工作人口所帶來的種種挑戰。新加坡和南韓均有為適應數碼時代的企業和僱員提供支援措施,其經驗可供借鑒。新加坡採取全方位策略,協助當地企業(尤其是中小企)實現數碼化,當中舉措包括提供免費的技術諮詢服務,以至資助企業提升應用數碼科技的能力。同時,新加坡針對僱員的不同背景提供適切方案,助其克服數碼轉型過程所帶來的種種挑戰。另一方面,南韓訂下為期5年的全國性和涵蓋周全的數碼綱領,以促進遙距辦公、協助中小企善用人工智能和非接觸式科技帶來的機遇,以及培育數碼人才。


立法會秘書處
資訊服務部
資料研究組
吳珈毅
2021年10月27日


附註:

1.請參閱eMarketer (2021)。

2.請參閱World Economic Forum (2021)。

3.每日使用量是指按日計算的虛擬會議參與者數目。根據Zoom Video Communications Inc. (2021),每日會議參與者數目由2019年12月的約1 000萬躍增至2020年4月的3億。

4.請參閱Cambridge Industrial Innovation Policy (2020)。

5.請參閱Baig, A. et al. (2020)。

6.請參閱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2021)。

7.請參閱CPA Australia (2021)。

8.另一方面,政府在2021-2022年度財政預算案中宣布發放5,000港元電子消費券,這或有助香港發展數碼支付系統。根據政府表示,在宣布發放消費券後,截至2021年7月,新增的電子商貿消費者帳戶超過220萬個,而接受電子支付的商戶亦增加了48 000家。

9.遙距營商計劃透過快速處理申請方式,資助企業採用資訊科技方案開拓遙距業務,計劃已於2020年10月31日截止申請。

10.科技券於2016年11月推出,旨在資助本地企業使用科技服務和方案,以提高生產力,或將業務流程升級轉型。

11.再工業化資助計劃於2020年7月推出,旨在鼓勵生產商在本地發展以智能生產為基礎的先進製造業,藉以推動再工業化,並為香港的經濟尋找新的增長點。

12."商業數據通"數據平台有助銀行對中小企的營銷狀況作出更準確的預測,從而減低部分中小企提供抵押品的需要。"商業數據通"預計於2022年投入運作。請參閱GovHK(2021d)。

13.研究人才庫於2020年7月推出,為獲創新及科技基金資助進行研發項目的公司提供資助,用作聘用最多4名本地大學或具特別認受性的非本地院校的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STEM)相關學科的畢業生,進行研究工作。計劃所提供的最高每月津貼額,分別為持有學士學位者18,000港元、持有碩士學位者21,000港元,以及持有博士學位者32,000港元。

14.有關計劃於2020年6月首次以先導形式推出,其後2021-2022年度財政預算案宣布將之恆常化。計劃資助本地大學修讀STEM相關課程的學生參加創科相關的短期實習。在該計劃下,每名實習學生每月的津貼額為10,500港元。本地和非本地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均可參加。

15.深科技人才培訓計劃接受主修任何學科的在校大專生或畢業生報名。該計劃為參加者提供一系列有關人工智能和數據科學的免費培訓課程,協助他們掌握高新科技的專門知識。請參閱Hong Kong Science & Technology Parks (2021)。

16.團隊包括一名數碼領導(如首席科技官或首席數碼官),以及最多5名數碼專才(例如企業架構師(enterprise architects)),負責落實相關企業的數碼化轉型計劃。

17.新政2.0的總投資額由160萬億韓元(1.06萬億港元)增至220萬億韓元(1.45萬億港元),並在原有方案(即2020年7月公布的新政)之上額外創造60萬個就業職位。

18.綠色新政及人本新政的投資額分別為61萬億韓元(4,030億港元)和50萬億韓元(3,300億港元)。新政2.0餘下的60萬億韓元(3,940億港元)投資額將由地方政府和私營企業共同承擔,計劃的相關部分又稱為地方新政(Local New Deal)。

19.該基金的首階段資本為1萬億韓元(66億港元),據報到了2025年,基金規模將增至6萬億韓元(396億港元)。請參閱Pulse by Maeil Business News Korea (2020)。

20.韓國慕課開放式學習平台於2015年推出,公眾人士可以網上視像講座的形式,旁聽原本只供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課程。


參考資料:

香港

1.CPA Australia. (2021) CPA Australia Asia-Pacific Small Business Survey 2020-2021.

2.GovHK. (2021a) Press Releases: LCQ8: Maintaining Hong Kong's Status and Competitiveness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3.GovHK. (2021b) Press Releases: LCQ22: Hong Kong's 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4.GovHK. (2021c) The 2021-22 Budget.

5.GovHK. (2021d) The Chief Executive's 2021 Policy Address.

6.Hong Kong Productivity Council. (2019) Standard Chartered Hong Kong SME Leading Business Index Quarter 4, 2019.

7.Hong Kong Productivity Council. (2020) Standard Chartered Hong Kong SME Leading Business Index Quarter 2, 2020.

8.Hong Kong Science & Technology Parks. (2021) DeepTech Talents Training Programme 2021.

9.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Fund. (2021)

10.Our Hong Kong Foundation. (2019) Unleash the Potential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Develop Hong Kong into an International R&D Powerhouse.


新加坡

11.Emerging Stronger Taskforce, Singapore. (2021) Emerging Stronger Taskforce Report.

12.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2021) Media Factsheet: Transforming our Economy through Digitalisation and Innovation.

13.Ministry of Finance, Singapore. (2021) Budget 2021.

14.SkillsFuture Singapore and Workforce Singapore. (2021)


南韓

15.Ministry of Economy and Finance, Republic of Korea. (2020a) Government Announces Overview of Korean New Deal.

16.Ministry of Economy and Finance, Republic of Korea. (2020b) National Strategy for a Great Transformation. Korean New Deal.

17.Ministry of Economy and Finance, Republic of Korea. (2021a) Economic Bulletin August 2021.

18.Ministry of Economy and Finance, Republic of Korea. (2021b) Government Announces Korean New Deal 2.0, an Upgrade to Properly Reflect Changes.

19.Ministry of Science and ICT, Republic of Korea. (2020) Data Dam Project Begins, Being Key to Digital New Deal (Sep.2).

20.Ministry of Science and ICT, Republic of Korea. (2021) 2021 Action Plan for Digital New Deal (Jan.6).

21.Pulse by Maeil Business News Korea. (2020) Korea to Launch 1 Trillion Won Fund This Month to Back New Deal Initiative, 16 July.


其他

22.Australian Government. (2021) Digital Economy Strategy 2030.

23.Baig, A. et al. (2020) The COVID-19 Recovery will be Digital: A Plan for the First 90 Days.

24.Cambridge Innovation Industrial Policy. (2020) The Role of Industrial Digitalisation in Post-COVID-19 Manufacturing Recovery, Diversification and Resilience.

25.eMarketer. (2021) Global Ecommerce Forecast 2021.

26.European Commission. (2020) Europe's moment: Repair and Prepare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27.Federal Ministry for Economic Affairs and Energy, Germany. (Undated) Taking Control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28.GOV.UK. (2021) UK Innovation Strategy.

29.HSBC Global Research. (2020) The Booming Digital Economy.

30.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2021) The Future of Work after COVID-19.

31.World Economic Forum. (2021) Home or Office? Survey Shows Opinions about Work after COVID-19.

32.Zoom Video Communications Inc. (2021) Annual Report Fiscal 2021.



資訊述要為立法會議員及立法會轄下委員會而編製,它們並非法律或其他專業意見,亦不應以該等資訊述要作為上述意見。資訊述要的版權由立法會行政管理委員會(下稱"行政管理委員會")所擁有。行政管理委員會准許任何人士複製資訊述要作非商業用途,惟有關複製必須準確及不會對立法會構成負面影響。詳情請參閱刊載於立法會網站(www.legco.gov.hk)的責任聲明及版權告示。本期資訊述要的文件編號為ISE33/20-21。